我國古建筑修繕保護是一個集文化弘揚、技藝傳承、科技支撐等多方面于一體的工程??萍际侄坞m然并不能解決古建筑保護修繕的所有問題,但即是古建筑得到合理保護、延年益壽的重要支撐。
位于北京南池子大街的皇史宬是明清時期的皇家檔案館,也是我國現(xiàn)存的唯一一座磚石結構檔案庫房。它分南北兩院,由于歷史原因,南院成了大雜院,違建、私拉電線問題嚴重。最近院內(nèi)違建拆除工作正式啟動,此后將由故宮博物院對文物古跡進行原貌修復。
隨著保護文化遺產(chǎn)、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觀念逐漸深入人心,各地文物古建修繕的步伐不斷加快。但是如何更加科學地對古建筑進行保護和修繕也值得探討和關注。
新技術用于前期診斷 讓后期修復更易把握好“度”
在什么樣的情況下,需要對古建筑進行修繕,是公眾非常關心的話題。
“古建筑是否需要修繕,以結構安全性能評估結果為準。” 長期從事古建筑保護研究工作的故宮博物院研究館員周乾博士指出,目前我國關于磚石類文物建筑保護及維修規(guī)范尚不成熟,而木結構古建筑相關的《古建筑木結構維護與加固技術規(guī)范》則提出了明確的古建筑修繕標準。
“古建筑是不可移動文物的一種,它的修繕分為很多類型,包括日常保養(yǎng)維護、局部受損修復,以及在整體結構受損嚴重情況下的搶救性修復等。” 陜西省文物保護研究院院長趙強指出,具體什么時候應該對古代建筑進行哪一種修繕,不能一概而論,目前也沒有一個科學定論和量化指標。
對每一個具體的古建筑修復項目而言,面臨的現(xiàn)實挑戰(zhàn)也不相同,在趙強看來,很難有標準化的應對方案,只有在嚴謹細致的前期研究的基礎上,才有可能掌握好古建筑修復的“度”,在制定修復方案時真正做到最小干預。
據(jù)周乾介紹,故宮博物院對古建筑開展修繕之前,都需要進行建筑現(xiàn)狀勘察,包括調(diào)查建筑本身的殘損情況,繪制測繪圖紙,評估建筑安全現(xiàn)狀,提出維修保護方案。
“大量扎實的前期調(diào)研工作,對于科學制定修繕方案至關重要。就像看病一樣,在確定診療方案前,需要做細致的檢查,找到病根,才能開對藥方,精準施策。”趙強說。
借助科技手段,可更為全面和有效地評估古建筑的現(xiàn)狀,猶如高科技設備對人進行體檢可獲得更準確的結果一樣。周乾舉例說,借助三維激光掃描設備,可獲得古建筑較為精確的整體尺寸;借助應力波和阻抗儀技術,可測定古建筑內(nèi)部的孔洞和殘損;借助計算機模擬分析,可初步分析出古建筑是否存在安全隱患等。
以往古建筑修繕前都是靠有經(jīng)驗的老師傅用錘子敲打,聽聲音來判斷木制古建的損傷。而這種方法只能了解木頭有沒有空洞,至于空洞有多大、出現(xiàn)在什么位置、腐朽程度如何,就不清楚了。況且如果木頭是在磚石結構里面就更無法判斷了。
現(xiàn)在,古建筑專家引進了微鉆阻力儀。它的外觀是一個長方形的盒子,里面有一根60厘米長、直徑只有1.5毫米的細長鉆頭。用它打進木頭心兒,只會在木頭表面留下一個不起眼的小孔,對古建本身幾乎沒有損傷。儀器通過鉆頭探測出的阻力值,得出一張帶有曲線的“心電圖”。“如果曲線從一個高峰跌落,經(jīng)過一段低谷后又開始上升,那么就能判斷這個木頭出現(xiàn)了空洞,而且連空洞的大小都一目了然。
去年,北京建筑大學歷史建筑保護系講師齊瑩帶領團隊對西安東岳廟的柱子進行了雷達探傷工作。東岳廟的柱子在墻體里面,柱子外觀本身不可見,也不可能拆墻去判斷內(nèi)部木結構。借助雷達探傷這種新技術,可以隔墻探柱,相對直觀地了解古建內(nèi)部狀況。
“過去古建筑本體的測繪也是一個復雜工程,往往需要好幾個人連續(xù)工作好幾天?,F(xiàn)在,可能一個人扛一個機器掃一小時就掃完了。” 齊瑩說。
新材料幫忙修補 實現(xiàn)“最小干預原則”
一旦古建筑結構安全受到威脅,修繕工作勢在必行。周乾介紹,根據(jù)相關規(guī)定,對古建筑的維修應遵守“不改變原狀”的原則。所謂“不改變原狀”原則,是指古建筑維修后在材料、構造組成、施工工藝等方面與維修前盡量一致。
在同濟大學建筑與城市規(guī)劃學院歷史建筑保護實驗中心主任戴仕炳看來,實際修繕中,由于種種原因,很難做到完全“原封不動”。如果確有修繕必要,在堅持“最小干預原則”前提下,可以適當?shù)夭捎眯录夹g、新材料對古建筑進行保護修繕。
事實上,在一些修復案例中,人們也能捕捉到新材料的身影。齊瑩舉例說,磚木建筑可能會有一些縱向的裂縫,如果這個裂縫不影響材料本身使用的話,往往會通過采用碳纖維材料包裹的方式,來加強建筑結構的穩(wěn)定性。
不只是磚木建筑,在一些近現(xiàn)代建筑的保護修繕中,也較多地用到了碳纖維材料。比如,上海外灘一些近現(xiàn)代建筑的修繕中也用到了碳纖維材料來進行加固。“碳纖維材料本身很輕,對樓體來說不會帶來過多新的荷載,同時它又有很好的剛度和適應性。”齊瑩說道。
此外,在石質(zhì)構件的保護修繕中,專業(yè)人員也開始更多地用到納米石灰等新材料。戴仕炳介紹,石灰是一種傳統(tǒng)建筑材料,納米石灰和普通石灰成分一樣,都是氫氧化鈣。但納米尺度的石灰顆粒,可以更為深入地滲透到石材的劣化區(qū)域,實現(xiàn)加固效果。
科技不是萬能的 古建修繕仍面臨諸多難點
雖然有科技來幫忙,但是不可否認,古建修繕的確面臨諸多難點。
周乾坦言,首先從古建材料上講,我國古建筑的材料,長期暴露在空氣中,不可避免地會因為空氣中的化學元素或雨雪侵蝕而產(chǎn)生損害,表現(xiàn)在材料本身的殘損和材料物理力學性能的退化,而要保證古建筑的修繕材料完全用其原有材料有一定難度,這也是最大的難點。
其次,古人營造古建筑多憑借經(jīng)驗,少有圖紙和技術方案留存于世,一些古建筑的構造特征、連接方法很難準確地獲得,因而給古建筑修繕保護帶來難題。
此外,我國古建筑保護專業(yè)人才相對較少,也是古建筑修繕面臨的瓶頸之一。“古建筑保護和修繕是個專業(yè)活兒,需要專業(yè)的人來干?,F(xiàn)在大家古建保護意識增強了,但專業(yè)人才方面仍有缺口。”齊瑩說。
事實上,和具體的修繕工程相比,對古建筑預防性的保護更為重要。所謂預防性保護,是指通過日常的監(jiān)測、評估和調(diào)控干預,盡量減少各種自然環(huán)境或人為因素對文物的危害,盡可能阻止或延緩文物的老化受損,達到長久保存的目的。對此,周乾表示:“古建筑其實和人一樣,也存在衰老和生病的問題,需要時常體檢,并及時進行維修和保養(yǎng),才能延年益壽。”
周乾說,我國古建筑修繕保護是一個集文化弘揚、技藝傳承、科技支撐等多方面于一體的工程。科技手段雖然并不能解決古建筑保護修繕的所有問題,但即是古建筑得到合理保護、延年益壽的重要支撐。
關鍵詞: 古建修繕
相關內(nèi)容
- 環(huán)球播報:價格戰(zhàn)打響了!12萬買C6不算啥,CT6降價13萬,32萬能買奧迪Q5 a>
- 今日熱議:隔夜美股|樂觀情緒消退 三大指數(shù)大幅下跌 美四大銀行市值縮水470億美元 a>
- 天天快資訊:豐富勞動教育內(nèi)涵 讓勞動教育在校園里“生根發(fā)芽” a>
- 今日關注:讓青少年閱讀“活”起來“動”起來——代表委員熱議青少年讀書活動 a>
- 天天觀天下!布鼓雷門的讀法 a>
- 天天熱消息:什么是負性生活事件舉例以及對個人成長的影響 a>
- 當前資訊!蟑螂窩一般在哪個地方?_蟑螂窩一般在哪 a>
- 男子醉酒后回家,見岳母剛洗完澡,色心大起,最終釀成苦果 a>
- 環(huán)球關注:我的世界1.7.10等價交換怎么玩_我的世界小七等價交換 a>
- 環(huán)球今頭條!凱萊地板價格_凱萊地板 a>
- 全球滾動:美,無所不在 a>
- 天天視點!左臉總是長痘痘怎么回事_左臉總是長痘痘 a>
- 關注:“10分”便捷|小心謹“腎”更健康!“世界腎臟日”活動造福周邊居民 a>
- 今日數(shù)字貨運平臺維天運通正式在港交所掛牌上市 a>
- 世界報道:明星范冰冰個人簡歷_范冰冰個人簡歷 a>
- 【全球熱聞】第二屆航空計量測試與檢驗檢測高峰論壇在成都圓滿落幕! a>
- 熱頭條丨“無器件,不產(chǎn)品”,基礎電子元器件發(fā)展前景廣闊 a>
- 怎么讓微信無法添加好友_微信無法添加好友 a>
- 洛凱股份: 洛凱股份:持股5%以上股東減持股份結果公告 a>
- 短訊!男子在鐵鍋燉雞里吃出疑似“雞屎”異物,飯店:是雞胗內(nèi)壁,可能未清洗到位 a>